太极图、河图与洛书的区别,你知道吗?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太极图、河图与洛书的区别,你知道吗?
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被大家熟知的是三幅图:太极图、河图与洛书!
这三幅图没有文字,就是因为没有文字,就给后人留下了无边无际的想象空间。
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要这样?
因为我们的老祖宗在很早以前,就明白了,语言只是表达意思的一种工具,非常重要!
但是,语言是永远不能把所有想要表达的意思都完整、准确的表达出来。
于是我们的古人就在语言和意思之间加入了“象”。
因为“象”可以更生动、更准确的表达意思。
但是,我们自从引入了西方文化之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开始采用西方人的,凡事都要求客观、定量、标准,几乎所有对西方文化学习的越好,对于西方思维贯彻得越彻底,越是理解不了中国文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底层逻辑是有根本区别的,中国的古圣先贤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炁”构成的,炁不是具体的物质太极图、河图与洛书的区别,你知道吗?,不是具体的物质就没法量化!
而西方文化是建立在“原子论”之上,原子论是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客观存在的物质粒子堆砌而成,是唯物主义的,所以才有了西方文化对于他们能理解的一切都可以要求客观、定量、标准的。
中西方文化的区别在做菜上,表现得是尤为明显的,中国的菜谱出现适量、少许,是西方思维理解不了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是气,气分阴阳,阴为物质,阳为能量,相较于西方文化只专注于物质的研究,中国文化是既关注于阴的物质还同样关注阳的能量,
怎么理解中国文化既关注于阴的物质还同样关注阳的能量呢?
庄子讲“通天下一气耳”,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气构成,气不是具体的物质,没法量化,那怎么办呢?
这非常考验我们老祖宗的智慧!
其实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天干地支、八卦易经都是对气这种看似不可量化的事物,进行拆分、计算又灵活应用于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这应该怎么理解?
比如说:阴阳就是把气分成两份,太极图就是对于“气”的二分法最形象的概括。
阴阳是一个整体太极四象五行八卦合成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互为其根。
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不离阴阳。
从宏观层面讲,宇为空间,宙为时间,时间为阳,空间为阴;
从物质层面讲太极四象五行八卦合成图,物质为阴,能量为阳;
从人的角度讲,身体为阴,精神为阳;
从微观层面讲:电子、离子、粒子都有正负,
即便是人体的基础构成基因,碱基配对也是由所带电荷的正负极所决定的。
把气分成三份为“天、地、人”;
应用于人身上就为“精、气、神”,在这我上期内容里有介绍,就不详细说了。
把气分成四份为“四象”,少阴、少阴、太阴、太阳;
与四象取类比象的东西就多了,与空间类比就是(东、南、西、北),(前、后、左、右)等等;
与能量类比就是一天的(早上、中午、傍晚、夜间),一年的四时(春、夏、秋、冬)等等。
把“气”分成五份,就是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行在阴阳的基础上,就表现为:纯阴为水、纯阳为火、阴多为金、阳多为木以及平衡为土。
五行的属性在取类比象的能力上,是仅次于阴阳的!
五行与空间类比为东、西、南、北、中,五行与五脏、五味、五气、五色、五志、五恶等等,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属性都与五行具有取象比类的关系。
也正基于此,阴阳五行就是中国文化的根。
把气分成六份,
从空间上讲为【上、下、东、南、西、北】太极四象五行八卦合成图,是更加立体的空间结构。
从能量上讲为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或者是【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
“阳明和厥阴”是五运六气体系中的基础,
简单解释下什么叫“阳明”,按照一天来划分,早上为少阳,中午12点为太阳,太阳应该为能量最高的点,但是我们的体感温度,最热的点反而是1点到2点,一点到两点这个时间段就为“阳明”。
厥阴是与阳明是一个意思。
把气分成七份为七曜;
从空间上就是太阳系的太阳、月亮加上金、水、木、火、土五颗行星,
从能量变化上讲就是一周七天,以地球作为参考点,太阳、月亮以及五颗行星的能量变化,七曜能量变化是一个七角形。
七曜的变化规律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阳、金星、水星、月亮,太阳为阳的能量最强,月亮为阴的能量最强太极图、河图与洛书的区别,你知道吗?,
在一周之内对于地球影响强弱能量变化。
另外,七曜、礼拜、星期这几个词自古就是在中国产生,也只在中国使用,只是不同区域方言、叫法不同,在《后汉书》与《晋书》均有记载,绝对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现在我们被西方文化入侵太严重,一说星期就相当古希腊的各种天神,真让人生气的!
七曜与七音,七死、七生、七难、七宝都是取象比类的关系。
七音这个特别说下,音乐的音符在中国文化里不光有五个,还有七个的,都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绝不是引自西方,抽时间我做一期相关的内容。
把气分成八份是八卦,
从能量上讲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从空间上讲是【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
把气分成九份是九宫,
空间上比八个方位多一个“中”,洛书的结构就是九宫。
河图洛书为“象”赋予了“数”的理念。
中国文化最核心的是“象、数、理”,象是最重要的,数次之,理就是解释,原因是理永远都解释不完整“象和数”。
就像“气”,我也做了好几期了,依然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与外延,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点。
分十份是十天干,分十二份是十二地支,十二生肖等等
中医针灸还有十二经,分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等等,
分成二十四份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八份是二十八星宿,
分六十四份是六十四卦。
分七十二份为七十二候等等。
整个中国文化就是在对于“气”的分割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天文学、地理学、农学、数学、医学、风水学、建筑学等等,所有的中国文化就是基于“气”建构的。
对“气”的分割就是对于“气”规律的把握!
“气”从分出阴阳开始都是相互关联的。所以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不管是建筑学、风水学、农业、数学、医学都是基于气以及阴阳五行建构的。
这与西方文化以原子论为底层逻辑是有本质区别的,西方文化所有学科体系之间都是割裂的,原子论就强调,万物都与原子和虚空堆砌合成,原子与原子是虚空,是没有关联的。
最后总结一句话:
所有寄希望于,用西方科学所谓的客观、定量、标准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国文化都是徒劳的。
根本解释不了。
不是中国文化不科学,
而是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只能解释中国文化的阴的部分,
物质层面只是中国文化的1/2。
这期内容就说到这!
古晓今——用当代视角讲好中国智慧!
如果您对我的内容感兴趣,别忘了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