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风水好城市,看看你家有没有?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中国十大风水好城市,看看你家有没有?
城市风水
龚鹏程●文
风水与城市
(一)每个城市都喜欢夸自己人杰地灵,并暗示在风水的影响之下,每个居民的运势以及命格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二)人们也常评论城市的风水,例如网上就有各种十大八大风水好城市之说。底下是常见的排序之一:
一、新疆伊利的八卦城——特克斯
二、三面湖光抱城廓——昆明
三、山如北斗,城似锁——温州
四、三道水口锁大江——衡阳
五、风水宝地——深圳
六、风水城市当中非常棒的一个城市——北京
七、南京----诸葛亮点评“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八、西安----十三朝古都
九、洛阳----“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十、成都----“天府之国”
(三)也有不少人结合古今之变,谈城市气运。例如百度问答中就有人提到“上饶曾经是中国风水最好的宝地,但现在灵气大不如前”:
上饶是中国东南地区有龙脉的地区,山川绵延;长江到这里打个大弯,水注入鄱阳湖,使古时候的上饶,人杰地灵,这可谓东南形胜。
鄱阳湖老爷庙一带曾经住着一位神灵,它居于幽冥的深水中,为明清两代的上饶带来了安定和财富;但不能过于接近它,否则它会视为侵犯,让船只沉没。去年我去老爷庙考察,惊讶地发现它已经离开了鄱阳湖!鄱阳湖的灵气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十大风水好城市,看看你家有没有?,整个上饶的风水大打折扣。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祖先留下的古朴的道德风尚被彻底断绝,物语横流,人口大量外迁,人们不再敬畏上天,不再祭祀神灵。神灵不再信任这里。真是可惜!
还有人以图佐证说:明朝上饶一座酒楼,依山湖而建,修建得极为精美。我们只要看这座楼的细节,就知道曾经的上饶有多么繁盛。
(四)由于人们相信风水关乎城市气运发展,因此虽社会主流意见是批判风水学,斥为封建迷信,但风水学与城市规划紧密关联,早已是建筑学科、城市规划学科、景观学科之常态。是这些学科及行业的必备知识。
风水学与城市规划之误区
虽然如此都市阴阳风水师,但因现代人与传统毕竟疏隔已久,文化断层现象十分严重;风水学又长期被批评是封建迷信,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中还不能正式学习、讲授,从业者或爱好者遂只能自修,或找江湖上的所谓大师、异人请教,以致这领域中充满了讹误、迷雾、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现象。
我看过许多城市风水的视频、讲义,其中便有大量这种情况。
其中最多的是讲灵异。如北京奥运会建鸟巢、水立方时,要动北顶娘娘庙,结果灵异频传,只好挪改了位置。2013年成都天府广场修建四川大剧院时挖出了李冰埋的镇水神兽,结果当年就发大水,四川省九十万人受灾,直接损失33.5亿。1999年上海建东西高架时,主桩无论如何打不下。书记求教于龙华寺高僧,才知龙穴所在,压著一隻大鳄鱼精,桩子打在背上,当然打不下去。高僧做法放开鳄鱼(猪婆龙)之后,工程才能进行,但高僧也死了。所以目前大柱子上雕了九条龙以为厌胜。﹍﹍﹍
诸如此类,说来玩玩,当然无妨,可是能作为讨论城市风水之凭淮吗?何况越说这些,就越会让人相信风水云云只是玄谈、只是鬼神迷信!
但真要说风水学,却又是极困难的,到处都是不靠谱的伪知识。例如“中国风水网”,开篇就介绍说:“相传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是战神,跟风水有什麽关系?
又有一本《中国风水》说著名风水大师杨救贫:“卒于赣,葬云中乐口”。其实这是抄《雩都县志》:“卒于赣,葬雩中乐口”抄错了,于是把杨公的葬地由江西搬到了山西。
还有人据《灵城精义》谈城市风水规划。看起来很有道理,书名不就是讲城市吗?何况刘伯温还替它做过注解,不是很权威吗?
其实不然,这书是明代人伪托五代十国何溥之名所撰,所谓刘伯温注更是假的。而且此书是讲阴宅的,它创立三元三运之说,把天地之运结合起来,再辅以河洛八卦,使阴宅风水学说的适用性更为广阔,当然有其价值,但与城市规划不是一回事。
谈风水的人,当然更会引用杨救贫的《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奥语》等等。杨公为江西风水大师,开峦头一派,以龙、穴、砂、水为四大纲目,观来龙去水,影响深远是不用说的。但其法主要也是葬法,专著如《葬法倒杖》、《二十四砂葬法》等都是明证。《青囊奥语》的青囊两字即本于郭璞。《晋书·郭璞传》记载隐士郭公把《青囊中书》传授给郭璞;赵希弁《读书后志》有《青囊本旨》一卷,云不记撰人,演郭璞《相墓经》,可见其渊源。
事实上,中国风水学,郭璞是中间分界关键人物;早期也没有风水一词,风水云云,就出于郭璞。郭璞《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是有关风水最早的定义。因这个缘故,郭璞以后之所谓风水学其实就都以葬法为主,主看阴宅与庙宇、宗祠等。论阴宅重于阳宅,即使是看阳宅,一样以阴宅之理言之,以子孙将来发不发为主。
理气派以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术为依据,以罗盘定空间方位,并取八卦五行、飞星翻布定生克吉凶,亦即通过年运与宅墓的坐向推算主人命运的时空因素。方法固然与形势派不同,但性质相近,且观察范围更为缩小。住要是看宅的形体结构与佈局。
故罗经有三盘,正针(内圈)为地盘,中针(中圈)为人盘,缝针(外圈)为天盘。他们基本只用正针(正针是以地磁方位为座标)。
其中玄空法流行的一百二十分金,是指每山作五格分金,二十四山共有一百二十分金。玄空地理将每山中间三格范围内的称为下卦,最左和最右一格称为替卦或起星。
这些都不是看城市的方法。看城市是看大格局,不是建一栋房子、点一处墓穴的问题。更不能东拼西凑,照抄明清风水地理书。
例如大家都知道建房或点墓穴,基本上要背有靠,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可搁手,前有小丘作案山,再前有水带财。这是最简单的说法,可是实际上你看城市却常不如此。
以风水名城北京来看。北京的山都在西边,水则都在北边,前面并没有水。具体到紫禁城,更是如此。虽有挖湖掏出来的土堆成景山,但北海中海南海环之,一直连到后海什刹海,接到颐和园昆明湖。故水不在前而在后。
那为什麽如此不讲风水呢?其实还是讲的,只是讲的是大格局。什麽叫大格局?传统上称为“形势论”,像顾炎武就写过好几篇《形势论》,《天下郡国利病书》,讲的就是天下之大势。是真正的帝王学,也是诸葛亮顾炎武这种人讲求的学问。
形式论自《禹贡》以来,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着君主。
这是形势。由此角度看北京,则朱子《朱子语类》说过:"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都市阴阳风水师,有水以界之。"北京的风水这就讲明白了。
又如大家都说房子要坐北朝南。这当然是对的,我国位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入。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也可以避北风。
但城市格局考虑可能又不同。例如温州有欧江、南溪江。郭璞考虑到地质的实际情况,因为温州的北岸比较松软,沙石冲刷,地基不稳,所以他把整个城市建到南面。
可见城市风水不是用一些阴宅阳宅简单的原理就能定的。
另外,有些城市对风水没有深究,看别人建了些风水建筑,感觉挺好,也依样画葫芦,不知其实反而会受其害。
例如许多城市都有上饶婺源龙天塔这样的风水塔。该塔在浙源乡风山村头浙溪旁,是婺源仅存的一座风水塔,也是凤山村水口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宋,后毁。重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过去凤山村多火灾,故村民筑塔镇之。水口,则是古时婺源每个村落自然领域的入口。有如住宅大门,关乎宗族的兴衰。因而许多村市在关锁形势的地方,多建有文峰塔、文昌阁、桥、亭等建筑,藉以藏风聚气,使村市可长居久住,人丁安泰兴旺。
像上文提到衡阳被列入全国十大好风水城市,入选的理由据说即是它的石鼓江山上建了一个塔。评选者又说,如果找到城市的龙脉,找到穴眼之后一定要把它锁住,才能锁住城市的命脉。也就是在水口的位置会做一些宝塔、建筑物等来锁住。而衡阳是很特殊的,三座宝塔分别锁住了衡阳三个河眼,这类传说与讲法,说明了塔的功能主要是镇邪、锁运。
塔,原先是印度建筑,后随佛教传入而在中土普遍流行了起来。可是佛教传统的塔是阴塔,主要用来盛僧人之骨灰,苏东坡诗所谓:“老僧已死成新塔”。用在各城市村镇的塔则是阳塔,功能是助阳气、镇妖邪、补风水,例如该处文风不盛,就要建文笔塔或文昌阁来补益,所以有常称为风水塔。《阳宅三要》云:凡都省、府庭、州县、场市,文人不利、不发科甲者,宜于甲、巽、丙、丁四字上立一文笔峰,只要高过别山,即发科甲。或山上立文笔、或平修高塔,皆为文笔。
兴建这类塔的风气起于明朝初期(公元十四世纪),后来几乎每个县城甚至每个乡镇都有。补地势、镇水患、引瑞气,建塔也被视为“地脉兴,人文焕”的大事。
然而,大原则虽是如此,也不是每市都要建。风水若无缺陷,建它则甚?塔与城市建筑原有之格局又搭不搭呢?
新疆伊犁特克斯八卦城曾拟八十米的高塔,就是个没考虑清楚的例子。后来我把它改成了太极坛,作为城市展览馆,可能才是协调的。
城市风水学之渊源与法理
前面已说过,风水之说有古今之变,晋郭璞以后才称为风水,且重点已转为葬法。郭璞以前,情况又如何呢?
清黄宗羲《七怪》:“葬地之说……今凡三变,每变而愈下。《周官》之法亡,言形法者都市阴阳风水师,已为变矣。”
是的,古今三变:先秦算一阶段,汉魏算一阶段,东晋以后算一阶段。
(一)相地之学,最早的渊源可上追到《禹贡》。殷商甲骨文中也有不少武丁相土作大邑的卜辞,如:
贞:作大邑于唐土。(金611 )
己卯卜,争贞:王作邑,帝若,我从之唐。(乙570 )
庚午卜,丙贞:王勿作邑,在兹(此)帝若。
庚午卜,丙贞:王作邑,帝若。八月。(丙86)
文中“争”、“丙”是占卜者的名,“贞”义为问。前二辞问是否宜在唐土作新邑。后二辞卜问武丁王作邑,上帝是否允许。
这是通过占卜法决定营邑的地点是否合适。《商书。盘庚》记商王盘庚迁都于殷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谓天帝将授命我们在此建新邑,永远昌盛。
周人迁都和营新邑,见于史籍的有公刘迁幽、古公迁岐山、成王营洛邑三次。每次相地相宅,都以勘察地理资源为主,而以占卜吉凶为辅。迁幽的相地情况,《诗。大雅。公刘》记载甚详:“笃公刘,于婿斯原,既庶既繁。”公刘察看幽地原野,人多草茂。“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察看各种水源,瞭望广大的平原,又登上南冈,可以看到整个都城。“笃公刘,既博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幽居允荒。”土地开拓之后,公刘再次登上山冈,察看日光向背和水利;量度低地,恳田种粮;又测量山的西面,幽地的确广大辽阔。《大雅。绵》则叙述古公亶父来到岐山下,带着夫人姜女来往“婿宇”。婿宇即是相地:“周原,堇荼如饴”,是说土地肥美,“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是说通过占卜龟甲,得到好兆头,于是开始营造宫室。《周书。召诰》则记载了成王使召公相宅营洛邑的史事,其中说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又说“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得吉兆),则经营”。
以上所述的相地之法,是根据自然条件选择宜土,然后占卜,卜得吉兆再经营宅邑。《公刘》所述相地过程时,还提到测量日影,这是利用土圭和日影测定方位。《周礼。夏官》有“土方氏”之职,“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影),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国都鄙。”所以相地相宅商周已具规范,虽也用卜,方法则符合科学道理。
更精彩的是《周礼·考工记》。它将城邑分为三级:第一级是“王城”;第二级为“诸侯城”;第三级为“都”,即宗室和卿大夫的采邑。在城隅高度上,规定王官“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此外它还提出了我国都城的基本规划思想和城市格局。
如《匠人·营国》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所谓营国,即是建城。而其规划理论和方法一直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许多大城市,特别是政治性城市都是按照这种理论修建的。其中最典型的案例是唐朝的长安和北京城(元代和明清时期)。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面建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除了以上所说这种相地、筑城、建宫室的传统,我们还应注意到当时已设专官掌管地理之学。《周礼·地官·土训》:“掌道地图,以诏地事。”郑玄注:“说地图九州形势山川所宜。”《唐六典》又说职方氏掌天下之地图。地图之学,中国自古重之。《史记》、《汉书》言舆地图甚多,各诸侯国都有,但俱佚不存。现存最古的地图有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绘地图二幅,其次为现存西安碑林之刘豫阜昌七年刻石的《华夷图》与《禹迹图》。书,则南宋之前图经全帙存世的只《吴郡图经续记》一种中国十大风水好城市,看看你家有没有?,北宋朱长文作。
《吴郡图经续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除卷首目录外,上卷含封域,城邑、户口、坊市、物产、风俗、门名、学校、州宅、南园、仓务、海道、亭馆、牧守、人物十五门;中卷含桥梁、祠庙、宫观、寺院、山、水六门;下卷含治水、往迹、园第、冢墓、碑碣、事志、杂录七门。从门目上看,便能看出一个主管城市方域的人的地理观,事实上,规划一个城市的风水,就要如此总体考虑一个城市的方方面面。
(二)古代学在王官,战国时期,贵族凌夷,这些王官之学遂流散于民间,因此也促成了相地之学的新发展。
据《汉书·艺文志》的整理,到东汉前期,讲术数的流派有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六种,他认为都出于明堂羲和史卜之职。其中形法类“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凡相山川、相城郭、相宫室、相人、相六畜等皆属之。相的方法,除了观形相,还要论骨法之类内在结构,然后把它们跟声、气结合起来综合讨论。
这是现今风水学直接的渊源。但要注意几点:
一、《汉书·艺文志》談這些術數家時,是跟陰陽家分開的。說陰陽家“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可見當時相宅相城郭還沒有跟星曆結合起來說。這與宋明以後大談星,如理氣派之九宮飞星或杨公“挨星”之類,極為不同。早期在地理學上講星,最多也只談“以星土辨九州之地”的十二次分野。
二、現在大家都把風水推源於堪輿。但班固《汉书·艺文志》是最早記载堪舆专著"《堪舆金匮》十四卷"的文獻。然而堪輿不在形法家,而是与言阴阳五行、时令日辰、灾应诸书同列"五行家"类。且認為其源流:"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所以堪輿家和形法家顯然不同,這是大家都沒注意到的。
郑玄注《周礼》時,也提及堪舆,但認為它源於星官。其解《春官宗伯第三 》所云"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 谓:"星土,星所主封也;封,犹界也。大界则曰九州,州中诸国中之封域,于星亦有分焉,其书亡矣。《堪舆》虽有郡国所入度,非古数也。今其存可言者,十二次之分也。星纪,吴越也;玄枵,齐也;娜訾,卫也;降娄,鲁也;大梁,赵也、实沈,晋也;鹑首,秦也;鹑火,周也;鹑尾,楚也;寿星,郑也;大火,宋也;析木,燕也。此分野之妖祥,主用客星、慧孛之气为象。"
按郑玄说,汉以前即有堪舆之書,后代所作《堪舆》以十二次论分野,是它還保存古說的部分。郑说后出《堪舆》,或即班固說的《堪舆金匮》。而其术尚存古代占星之法,即将木星或谓岁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轨道,等分为十二,称之十二次,又对应于地上之郡国,即所谓分野,视各天区星象变异而预兆对应地域世道吉凶。
但此外堪舆家所言必多自创的东西,故东汉王充《论衡·讥日篇》曾批评时流行于世的"《堪舆历》,历上诸神非一,圣人不言,诸子不传,殆无其实。"可见堪舆不只论星而已,还论曆,还论鬼神。论来论去,到三国时魏人孟康,竟说:"堪舆,神名,造《图宅书》者",把堪舆也当神了。
三、堪舆图宅术的主要内容,除了结合星曆之外,是讲五行配置。依王充引图宅术曰:宅有八术,以六甲之名,数而第之。第定名立,宫商殊别。宅有五音,姓有五声。宅不宜其姓,姓与宅相贼(按:贼,即克)测疾病、死亡、犯罪、遇祸"。又引:"《图宅术》曰:商家门不宜南向,徵家门不宜北向。则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胜火,火贼金,五行之气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门有宜向,向得其宜,富贵吉昌;向失其宜,贫贱衰耗"云云。
这正是它被列入五行家的原因。但其说深为士人诟病。《旧唐书·吕才传》载,唐初,吕才遵唐大宗命,对世传风水书加以刊正,"削其浅俗,存其可用者"。其间就痛加批判五行说。叙《宅经》云:"至于近代巫师,更加五姓之说。言五姓者,宫、商、角、徵、羽等,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依此为法。"然而"验于经籍,本无斯说;阴阳诸书,亦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无所出之处;唯按《堪舆经》黄帝对于天老,乃有五姓之说",又引例论证,谓此五姓之说"事不稽古,义理乘僻"。
四、接著要讲“堪舆”。《淮南子》曾说:“堪,天道也;舆,地道也。”刊本是勘察的意思,舆是舆地,讲的就是相地之道。可是汉人常把堪舆两字讲成天道地道或天地。现在许多风水先生由此大加发挥,说堪舆学即天地之学,以河图洛书为基础,结合八卦九星和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把天道运行和地气流转以及人在其中,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特殊的理论体系,从而推断或改变人的吉凶祸福,寿夭穷通等等。
其实这不需要往高玄处讲,它实际指堪舆的具体方法。
何以知道呢?这就要从班固说的那本《堪舆金匮》谈起。
现在大家只注意到堪舆两字,而未注意“金匮”;一说起金匮易经在线,则只想到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医书《金匮要略》。
殊不知同是东汉人赵晔写的《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第五》即以伍子婿之口吻说到:“窃观《金匮》第八,其可伤也。⋯⋯今年七月,辛亥平旦,大王以首事。辛,岁位也,亥,阴前之辰也。合壬子岁前合也,利以行武,武决胜矣。然德在合斗击丑。丑,辛之本也。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太常所临亥,大吉得辛为九丑,又与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前虽小胜,后必大败。天地行殃,祸不久矣。」
他讲的《金匮》第八,正是《堪舆金匮》十四卷中的第八卷,而且谈的是六壬式盘的情况:七月巳将,平旦为寅时,寅时亥将,地盘上丑相对天盘为辰,辰为天罡,故曰斗击丑。大吉为丑,天盘上丑相对的盘为戌,六壬式十干寄宫寄戌,此刻贵神白虎当戌,故曰大吉为白虎而临辛。功曹为寅,天盘上寅相对地盘为亥,贵神太常为亥,故曰功曹为太常而临亥。
我们都知道,式盘有三种,六壬式盘是天地盘,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正方形。上面画有北斗和二十八宿的星象﹑方位﹐并刻有一百八十二个圆点﹐代表周天度数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度。
太乙式盘大同于六壬式盘 亦是天圆地方,地盘依太乙行九宫,太乙依洛书之数向前进一位以乾为一宫。
遁甲式盘有别于前二者 遁甲分天地人神四盘为别以洛书九宫为框架、布置八卦、天干、八神、八门、九星 以重合四盘者构成格局以断其方位吉凶。
近代考古已出土汉代六壬式盘七具,也有太乙盘。六壬式盘天盘中绘北斗七星,周边有两圈篆文,外圈为二十八宿,内圈为十二个数字,代表十二月将。地盘有三层篆文,内层是八干四维,中层为十二支,外层为二十八宿。使用时,乃由象征着天的“堪”(圆盘)和象征着地的“舆”(方盘)构成。将圆盘重合在方盘上,转动圆盘来进行占卜。
此即后世理气派用罗经的源头,但方法不甚相同,也可能还未用遁甲盘。
五、此时相地之术已跟时日宜忌、方位宜忌结合了。《论衡。四讳篇》云: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惧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向西扩建宅室,成为相宅的一条原则。这种禁忌与自然条件毫无关系,所以被王充批评。《论衡。谏时篇》另有关于方位忌讳的介绍:“世俗起土兴功,岁月有所食;所食之地,必有死者。假令太岁在子,岁食于酉,正月建寅,月食于巳,子寅地兴功,则酉已之家见食矣。”
这也是把相地与观天结合所致。谓如果动土的年和月,正好是太岁在子之年,月建在寅之月,则地上子位寅位动土,就要殃及酉位巳位的居民,此即所谓“太岁头上动土”的禁忌。
这是由于天人感应思想盛行,故相地者认为动土要考虑天体如日(黄道)、月(月建)、太岁(依木星运行的相反方向虚拟的)、二十八宿等运行情况。
式盘也是这种思维。把四方分成十二等分,以十二辰命名,刻在方木上,作为地盘;又把二十八宿、北斗等主要星象刻在圆木上,作为天盘。天盘的圆心钉在地盘上,可以随天体的运行转动天盘,以根据它确定天体运动与大地方位的关系。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