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学
首页 > 老黄历 > 天文历法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

历史沈括_沈括历法_沈括创制了什么历法

1088年8月的一个夜晚,半夏已过,荷塘夜凉沈括历法,蛙声阵阵,在郊外一座烟柳画桥、溪流潺潺的名叫梦溪的园林中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一位年近60岁,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坐在书房的案前,笔走游龙奋笔疾书,在他书稿的封面上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梦溪笔谈》。

这位奋笔疾书的老人,就是被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科学史的坐标”——沈括。

沈括,人称科学全才,沈括的一生都致力于科学研究,被认为是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梦溪笔谈》书中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地质、医学、文学、史学、考古、音乐和艺术等共600余条,其中200多条属于科技方面,记载了他的许多发明、发现和真知灼见。

沈括出生在浙江钱塘,也就是如今的浙江杭州,沈括的祖上都是做官的,他就是妥妥的官二代。

由于家世背景良好,所以得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家中藏书甚多,小沈括从小身体不太好,不能到处跑跳,于是养成了安静爱读书的习惯。

而他的母亲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是个非常有文化涵养的妇女,在她的指导下,沈括在十四岁时就已经博览群书,把自己家中所有藏书给读完了。

这些都为沈括将来的成功打下了结实基础。

后来沈括的父亲沈周先后在四川、福建、河南、江苏等地做官,沈括随父亲官任跟着到处走南闯北,游历各地。有机会接触社会,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有所了解。沈括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

虽然学习环境不稳定,但他依旧很认真读书探索。

他从不迷信书本,遇到问题总喜欢独立思考,养成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例如某年四月,沈括随父亲到山里去玩,看到这里桃花开得正旺,沈括觉得奇怪,他记得山下自家院子里的桃花早凋谢了,为什么这里的桃花才开呢?

“父亲,山里桃花为什么才开呢?”

“大概山高些的缘故吧。”父亲漫不经心地说。

“山高为什么花就迟开呢?”沈括打破砂锅问到底。

“唉,我也不清楚。再说,你问这个有什么用呢?”父亲不耐烦地说。

回到家里,沈括还在想这个问题,他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翻书,并查看了很多书籍,又经过反复思考,终于弄清了地势、气温与开花时间的关系。原来山里地势较高,气温相对低一些,因此,植物开花就比较迟。原来是这个原因啊。”沈括终于弄清了这个问题,。

就这样,沈括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一定要找到正确的答案才罢休,古人称他是“所至之处,莫不询究”。

沈括的成就

1054年,沈括以父荫入仕,任海州沭阳县主簿,遂治理沭水,开发农田,颇有政绩。此后,他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知制诰、三司使、翰林学士、知延州兼郎延路经略安抚使等重要官职,显赫一时,成为北宋名臣。

在为官期间,他在所辖地区到处考察,改进改良各种农业器具,研究地势水土成因,写出很多关于研究资料。他曾有效的治理了水灾,还开垦了大量的农田,并且还写出了这方面的书籍,这对当世和后世都是有着重大贡献的。他设计的堤堰是历史上的一大创举,计算的精确程度简直让人佩服。他的各种才智,真是让人赞叹不已。

例如在地理学方面,沈括正确论述了华北平原的形成原因:根据河北太行山山崖间有螺蚌壳和卵形砾石的带状分布,推断出这一带是远古时代的海滨,而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漳水、滹沱河、桑乾河等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的。沈括还用“飞鸟图”绘制了《大宋天下郡守图》,使得北宋的地图越来越精确。

在天文学方面,沈括不仅改进了多种天文仪器,增强了天文观测的精度,还制定了更为科学的历法,虽然当时因为各种阻力而没有被朝廷采用,但却为元朝大科学家郭守敬创立的历法奠定了基础。

还有在数学方面,沈括从实际计算需要出发,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也就是二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方法,发展了自《九章算术》以来的等差级数问题,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开辟了高阶等差级数研究的方向。有鉴于沈括数学上的成就,连日本著名数学家三上义夫夜说:“(古代)日本的数学家没有一个比得上沈括。”

沈括与梦溪笔谈

沈括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就是《梦溪笔谈》《补笔谈》《续笔谈》系列,该系列著作总计609条笔记,基本上囊括了宋代、北宋时期那个时代全部的生活画卷,全景式的反映了宋代的社会状态、生活状态和科学状态。其中属于科学技术的条文约有255条,内容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医药学、工程建筑、冶金、兵器等等广阔的领域。

该系列书籍记载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诸多智慧,比如毕昇的活字印刷、水工高超巧合龙门的三埽施工法、冷锻瘊子甲和灌钢技术、 磁针装置四法、水法炼铜法、淮南漕渠的复闸等等除此之外,还记载了天体运动的观察、日月食形成的机制和极星测量;月球和海潮的关系,指南针及其装置、利用方法的记载;地磁偏角的发现;数学中的隙积术、会圆术、围棋变局总数的计算及其他。

他就是那个时候的科学家,一个全才型的科学巨人。

当然最让他成为西方人口中的”达芬奇“,还是因为他在化学方面的成就。

沈括发现了一种能燃烧的黑色液体,沈括将它命名为“石油”。

那是有一天,他在回家的路上,走近泉水边,看见一种很象淳漆的黑色油状物,从水中向外漫漫渗出,一些人正在用罐子装。沈括问:“这有什么用?”大家都说:“点灯”。沈括也装了一罐子回家。回到家里立即进行实验。家人问他,这东西叫什么?他想了一会儿说:“石油”。他又把烧出的烟炱放在砚台上,用它作墨,写下了“石油”二字。那字黑而有光泽,比松烟墨还好。他高兴极了,并且还吟了一首描绘石油的诗篇:“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烟多似洛阳尘。”这是我国的第一首石油诗。

沈括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生于地中无穷”,并且预料到“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远见已为今天所验证。

“石油”这个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

之后,“石油”便逐渐驰名于世界。

正是因为有沈括这个奇男子,他的成就推进了历史的进展。

历史沈括_沈括历法_沈括创制了什么历法

沈括是中国历史上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家,类似于西方的达芬奇,一个全才型的科学巨人。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样一位成就巨大,连西方国家都推崇备至的大科学家,但却也有着人无完人的一些弊病。

比如说当年的“乌台诗案”这件事了。

有人认为沈括就是“乌台诗案”中的告密者。

“乌台诗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文字狱,牵连苏轼三十多位亲友,涉及他一百多首诗词。这场文字狱的主谋是王安石手下的李定、舒直、何正臣、李宜四人,但沈括却是始作俑者。此后的几百年里,苏轼的门生以及后人对他都很不待见,经常写诗写文贬损他。

作为参与北宋改革大潮中的一名政治家,沈括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投到了王安石一边沈括历法,对自己的好朋友苏东坡谗言陷害,在神宗面前检举揭发苏东坡诗中有讥讽政府的倾向。王安石作为一名讲究人品的文化大师,重视过沈括,最终也得出沈括是一名不可亲近的小人的结论。科学家沈括就这样“不小心”成为卑鄙的施放政治暗箭的人,才学绝世的他,败给低情商。

但是笔者理解,沈括的选择只能说是当时政治气候的选择。他的确有性格上的缺陷,那就是是情商低,性格上谨慎、怯懦,力求自保,容易让人觉得反复无常。而且沈括本身就出身于官宦之家,耳濡目染,官场崇尚厚黑学,古语云:慈不做官,义不经商。官场历来凶险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沈括,入局者无不谨慎从事沈括历法,如履薄冰,步步为局。进入政治漩涡后,为求自保,随波逐流。

他在政治上所做的一些事,让人看起来就是在投机,当时的人们就对他的道德品行和落井下石之举颇多微词。

他这种性格,在官场上自然行不通,最终导致个人信用破产,在守旧派和变法派中里外不是人,保守派骂沈括奸诈阴险,变法派说沈括有才无德。

历史上的能人不少,但做高官又能最终保全自己的能人不多。许多能臣在历史舞台上大展拳脚过,闪亮绽放过,后来却因各种原由悲惨陨落了。

所以这就时混官场的后果。

他的选择在当时的政治气候来讲也属无奈之举。

最终他被打上了“小人”烙印,信用破产的后果很严重。

于是乎,在历史长河里,人们颂扬的都是人格高尚的名士。

而宣传他的时候,总也避不开那些污点。

久而久之,他的“小人”形象让他在历史上不是那么璀璨熠熠生辉。

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沈括是一位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工作认真务实、能够体恤民情的良吏,即使他政治上有污点,但他的成就是长远的,像他这样即是官员,又搞出那么多发明创造的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他的成就不仅仅是有利于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到如今也是有助于各方面的研究。假如一千年前有诺贝尔奖,想必非他所属。他将与他的发明一起长存于人类的史册中。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的科学与文明》的导论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我国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评价宋朝文学艺术“华夏民族的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其中所涌现的人物不能一一概述,其中沈括便是其中最卓越的人物,他的《梦溪笔谈》让世人看到了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巅峰的实证。

晚年的沈括归隐到镇江,他把居所命名为梦溪园,深居梦溪园,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交流,终日寄情于山水之间,与笔墨纸砚为伴,他或泛舟湖上,或垂钓水边,或抚琴挥墨,过着山林隐逸的生活,潜心学问,写成《梦溪笔谈》

历史沈括_沈括历法_沈括创制了什么历法



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