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
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但天地人三者不是并列的八卦所属五行阴阳,而是有先后顺序的。与人相较,天地具有其优先性。天地的优先性在于自然的自身给与性。
天在人之上。它有日月星辰,蓝天白云。太阳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天不仅有昼夜的变化,而且还有四季的更替和年度的轮回。一年去了,一年又来了。地在人之下。它有大地山川,植物动物。地作为人居住的地方,是人的所来之处和所归之处。
人来于尘土,也归于尘土。人生存在天地之间。这在于天地给人提供了空间,可以居住、行走和安息。但天地不仅是空间性的,而且也是时间性的。它将人的一切空间行为都刻上了时间的烙印。在天地间,万物和人存在着。
对于中国思想而言,虽然天地同属一起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但它们仍有根本的区分。但天地的差异并非相关于神与人的区分。对于一些神学来说,苍天是神居住的地方,大地是人居住的地方。但中国思想认为天地之别不过是阴阳之分。何为阴阳?阳源于太阳八卦所属五行阴阳,阴来源于月亮。由此而来,阴阳是事物存在的两种本性。它几乎不可以明确地规定,但常常被解释为肯定和否定、积极和消极、主动和被动等。
《周易》认为阴阳是宇宙中两种不同的元素和力量。但阳的代表就是乾元,即天;阴的代表就是坤元,即地。乾元的特性是崇高伟大,坤元的特性是宽广厚重。天地作为阴阳的存在者,具有多重的相互关系。它们的不同甚至会是对立的,正如人们所说的天上与地下的差异和矛盾。
但天地是互补的,天离不开地,地离不开天。天地的分离只会导致天崩地裂。天地也会是转化的。天成为地,地成为天。不过,天地的同属性在根本上表现为天地共生并生成万物。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不仅自身生成,由旧天地而成为新天地,而且还生成万物和人类。
对天地及其万物,中国思想进行了独特的分类。在阴阳学说之外,最典型的就是五行学说和八卦学说。
五行学说是一种与阴阳学说不同的解释世界的模式。五是五种事物。行既意味着行列、秩序,也意味着运动变化。五行说将天地万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为何只是这五种事物?而不是四种或者六种?这大概和人们在生活世界中最切近打交道的事物有关。但五行不只是指具体实在的五种存在者,而也是指五种存在者的本性。于是,五行的观念便获得了普遍的意义。
一切事物可以根据其本性而归属到五行之中。不仅如此,空间和时间也能纳入到五行的范围。空间可分为东、南、中、西、北,时间可以分为春、夏、长夏、秋、冬。至于人本身,也可依照五行的特性进行分类。人体的五脏分别是:肝、心、脾、肺、肾,人的心志分别是:怒、喜、思、悲、恐。
这种种归类采取了类比思维的原则。有的是直接归类。凡是具有金木水火土之中某种特性的事物,就可以分别归属于它自身所属的类中。但有的是间接推衍。如果一个事物不是自身而是其相关者具有金木水火土的特性的话,那么这个事物自身也可以分别归属金木水火土之中。
五行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相互关系,但主要是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五行中的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生化和生成作用。相反,相克则是指五行中的某一事物对于另一事物具有克制和压抑作用。当然,相生相克也会并存,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与五行学说不同,八卦学说则是阴阳学说的具体化和扩大化。它将天地间的万物分为天地山泽风雷水火八种卦象。显然,八卦比五行说所指的事物更加丰富和具体。但事实上,它们不仅指八种自然事物,而且指八种存在的特性。虽然人们依照一般的逻辑,很难标明八种事物和特性之间的关系,但根据阴阳数量和次序的安排,却很容易解释其错综复杂的关联。
八卦是阴阳关系组合的各种变化形态。其中,天地是最根本的。天是乾,是纯阳;坤是地,是纯阴。阴阳构成八卦,八卦演化成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不仅描述了天地万物的生成过程,而且也刻画了人类发展的历史。八卦学说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区分了天地间的万物天地人三者构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且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更主要的是,八卦阐明了阴阳变化之道。万事万物的存在无非是各种阴阳关系以不同比例和不同形态的展开。
无论是阴阳论,还是五行说、八卦说,都是对于天地万物一般本性的探讨。但在天地万物的存在者整体中,天具有超出其它存在者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虽然天地共生,但与地相比,天具有规定性的力量。天支配地,并能统属地。因此,天地往往简称天。
在中国历史上,天具有多重意义。但就其大端,无非两种。一种认为天是自然的八卦所属五行阴阳,另一种认为天是人格的。
作为自然的天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它是苍苍之天,生成一切且统治万物。但它给予自身,没有原因和目的,由此也没有任何人格和意志。老子认为天法道。这里的天就是自然的天,它顺任自身的道路而行。
作为人格的天却具有拟人的特性。它有类人的行为、思想和语言。它不仅如此,而且能观照并反应人的所作所为。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天是超人的,是上帝般的存在。它看守着人类的一切。墨子所理解的天就是上帝的天。他认为,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天有它的意志,如同人的意志一样。这种天具有宗教和道德的意义。
虽然天可以分为自然和人格两种,但在中国历史上,自然之天的意义是主导性的,人格之天是次要的。一般而言,这两种意义常常会结合在一起。基于这种理由,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天、天地和自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被技术化和物质化理解的自然界。中国的天还有人格的残余,具有朦胧的宗教和伦理的意义,而现代的天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图片来源网络,标题为编者所加。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