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历法与时间相关的关系及其发展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李向东)历法与时间相关的关系及其发展
天文历法相联系。前几篇文章聊了天文,这篇聊聊历法。
《道德经》曰,“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四柱代表什么意思,命理中的年月日时,时生万物”。老子这里说到了时空。时空乃万物存在的形式。历法则与时间相关。时间的内涵是永无穷尽,其外延则表现为前后顺序和时刻长短的计量。简言之,所谓历法就是有关时间外延的法则。
古人时间的概念产生于对天象变化的观察思考之中,并逐渐形成了古代历法。首先观察到太阳的东升西落,以之形成的昼夜交替周期为一“日”,再按天色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四柱代表什么意思,命理中的年月日时,将近日中时叫隅中,日中之后叫日昃。古人一日两餐,分别叫朝食、夕食。朝食在日出与隅中之间,此时段称食时。夕食在日昃与日入之间,此时段称哺时。日入以后依次叫黄昏、人定、夜半及夜半以后的鸡鸣、昧旦。昧旦指天将亮,平旦、平明则是天亮。
古人以干支记日(李向东)历法与时间相关的关系及其发展,自甲骨文时起。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两两一组,组合成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每个单位代表一天,依次类推,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古人在初分一日的若干时段后,又用十二地支细分计时,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和现代时间对照,夜半12点(24时)是子时,遂称子夜。以后依偶数时间顺推,为丑时、寅时等等。近代又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晚11点为子初,以后依奇数时间顺推,为丑初、寅初等等。后又配入天干记时。所谓“四柱”,即人出生当日的年月日时的干支称谓。古人在时辰之下还有刻的计量。
古人又观察到月亮的盈亏,便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古人先以十二辰记月。十二辰与十二地支同名,最初用来指示方位,后用以记月。唐代以后,五代历书记月注以干支,北宋时将干支配合记月,沿用至今。古人记月也常用序号。月内的有些日子有特定的名称。每个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初三叫胐。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望。近在望后的日子叫既望。这些名称大都与月亮盈亏的形象有关。
古人或许因庄稼成熟的物候周期形成“年”的概念。甲骨文上的“年”字就是庄稼成熟的样子。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季,似乎意味着庄稼的种植和成熟。后世称春秋也意味着一年。古代以编年体记事的史书即命名《春秋》。庄子说,蟪蛄不知春秋四柱代表什么意思,命理中的年月日时,朝菌不知晦朔。这里的春秋就是一年的意思。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季再分出夏冬二季。有些古书如《墨子》、《管子》、《礼记》中均按春秋夏冬的顺序列出。
古人分出春夏秋冬四季后,将每季的三个月又分为孟、仲、季。如夏历(春季)的正月、二月、三月即为孟春、仲春、季春,如此类推。同时,每季又含二十四节气中的六个节气。如上述的孟、仲、季春便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如此类推。古人还将二十四节气分为节气和中气,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节气与中气相间,如此类推(二十四节气参阅前面的文章)。
中国的古代历法(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农历月完整反映了月相变化的周期,属于阴历的范畴。农历年中的二十四节气则是太阳运行视位置周期的反映,属于阳历的范畴。
结论:根据月相变化周期,参考太阳运行视位置的周期,加入二十四节气和设置闰月制订的古代历法(李向东)历法与时间相关的关系及其发展,使得平均历年与太阳回归年相适应,保障了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正常发展,充分展现了古人高度的智慧和想象力。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