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的“策案”与“彼我形势”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甲午战争中的“策案”与“彼我形势”
甲午战争清廷战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政、学精英对“彼我形势”不了解,缺乏足够的战争准备、战略应对。
1894年7月25日,日军偷袭清朝派往朝鲜的运兵船,挑起“甲午战争”,迄今已是整整120年。
甲午战前,中国人虽屡败于西方列强,但对东邻日本,一直心存蔑视,视之为“蕞尔小国”、“蛮夷小邦”。因此,甲午战败,朝野震惊,对中国人的心理冲击非常强烈。康有为就说,“夫以中国二万里之地,四万万之民,比于日本,过之十倍”,却被日本战败,受其侵侮,“理亦难解”。这一“难解”,就是甲午战败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有一个史实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兵法中所说的知己知彼。
战前日本对侵华准备充分
侵华本是日本的既定战略,具体方案早在甲午战前七年就已拿出——日本间谍小川又次受日本参谋本部长山县有朋派遣,两次到中国进行间谍活动,早于1887年2月就完成了《征讨清国策案》。
《征讨清国策案》分“旨趣书”和“攻击策案”两部分。“旨趣书”阐述宗旨,表明目的是制订“进取之计划”,“自本年开始,以五年为期进行准备,时机到来,则加以攻击”。“攻击策案”详细分析中国的政治、军事、财政、地理乃至人心,提供具体的侵略方案,分“彼我形势”、“作战计划”、“善后处理”三大部分。仔细阅读这份“策案”,可以发现其分析很细致。
比如甲午战争性质,在“彼我形势”中,分析清军的兵力布置,认为主要是用于镇压人民而不是防备外敌入侵的,所以军备实际上相当薄弱;认为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清廷命令各省裁减有战斗力的防勇、练军人数,把省出来的军费投给八旗,“无非是担心防勇、练军日趋进步甲午战争性质,八旗兵之衰败益甚,动辄危及清朝而不得已之措施”,而这“恰好如同减少骠悍壮勇之精兵”,因此清军实力并不强。应看到,满清入关之后,在军队的指导思想及兵力布置上,的确是以八旗集中驻扎军事要地,并把绿营分散驻军,目的是以绿营防止民众反抗,又以八旗优势兵力防备汉人组成的绿营。这种军事指导思想,与军队的国防性质不相匹配甲午战争中的“策案”与“彼我形势”,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与西方列强发生战争时屡战屡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甲午战争性质甲午战争中的“策案”与“彼我形势”,它还不乏对人心的分析,如“今日清国之人民,只知有本国而不知有外国,沿袭自尊自大之旧习,且疏于天下之形势,乃无智愚昧之人民。”虽说“无智愚昧”的定性让人难以接受,但也的确说出了当时清朝朝野包括政治精英、知识精英的实际情况。
从日本人对“彼我形势”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战争的蓄谋多时、准备充分。要知道,撰写《征讨清国策案》的小川又次,是甲午战争中侵华日军的第1军参谋长,后为大将。
清廷政、学精英对日本了解甚微
在同一时代,清廷政、学精英对日本却缺乏了解。当时最了解日本的应该是黄遵宪。黄遵宪曾任清朝驻日使馆参赞,于1877年前往东京。在日本,他搜集资料,撰写《日本国志》,1887年夏完稿后,次年秋及1889年分别呈送李鸿章和张之洞。李、张均向总理衙门推荐出版,但总理衙门并未理会。
在黄遵宪撰成《日本国志》之前,清朝朝野对于日本的认识,仅有些浮光掠影的游记。《日本国志》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介绍,很难说对日本的认识有多深刻。但即便如此,此书在甲午战前还是没能出版,直到甲午战后才得到重视。清末有人说:“此书早布,可省银二万万两。”意思是如果此书早点出版,也许甲午战争就不会惨败,也就不会赔款2亿多两白银了。
问题在于,如果不是甲午战败,《日本国志》根本就不会得到重视,甚至黄遵宪本人都有可能会被视为汉奸而受到攻击。其前贤徐继畬(福建巡抚)写成《瀛寰志略》、郭嵩焘(首位驻外使节)写成《使西纪程》,出版后均遭诋毁,甚至丢官。晚清政、学精英“皆耻言西学,有谈者指为汉奸,不齿士类”,这一风气,导致对敌人缺乏了解,不知道其战略和企图,因此也无法很好地维护国家权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战争事关国家命运、民众福祉。要赢得战争,就需要透彻地了解敌人,选择对己最有利的战略。尤其是政、学精英,如果只会情绪化地喊喊口号表现自己如何爱国,而不能理性、冷静地研究敌人,给国家提供真正有益的建言,那就只会误国——这是甲午战争的教训之一。
□洪振快(历史学者)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