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剥卦》传世名句赏析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知识点)《剥卦》传世名句赏析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译文】
复,是还原、重新开始。畅通。出征和回家都不会受到伤害,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加入也不会有罪责。在正确的途径上回还和重新开始,七天就能够做得到重新开始,适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注释】
“复”字的本义就是再一次回到旧居、老地方。再回到熟悉的地方,或者是从事旧行当,自然是驾轻就熟,所以卦辞中说“亨”。在熟悉的地方重新做一次熟悉的事情,意外的情况就会少很多,至少是不会造成大的麻烦,卦辞中用“出入无疾”来比喻遁卦第一爻启示,这在古代是重大而后果难以预料的事情。在社会上结交人,向来是利害并存的,结交熟人故知则会放心很多,所以有“朋来无咎”。
总的意思就是说:沿着熟路再做以前的旧事,即使是再复杂、危险的事情,也不会有大的意外。即使是和很多人聚合在一起,人员增加了、队伍扩大了,协调更加困难,也是无妨的。新的开始带来新的机遇,坚持做下去就会有收获。
《剥卦》是销蚀遁卦第一爻启示,《复卦》是还原。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译文】
《彖传》说:重新开始,畅通。坚强的力量重新来到,沿着合理的路线运作,所以出征和回家都不会受到伤害,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加入也不会有罪责。在正确的途径上回还和重新开始,七天就能够做得到重新开始,天体也是这样循环运作的啊。适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是因为坚强的力量在发展壮大啊。《复卦》所谓的阴极必反阳的道理,大概是天地用其循环运行的规律来启示人们的吧?
【注释】
看到“七日来复”,我们不由得会联想到七日一个循环的星期制。据考证,星期制最早产生于公元前2000多年的古巴比伦,后经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三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明朝末年,基督教传入我国的时候,星期制也随之传入。在欧洲国家的语言中,星期是以“七曜”来分别命名的。七曜指太阳、月亮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这五个最亮的大行星。其中,土曜日是星期六,日曜日是星期天,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
至于我国古代先哲是怎样产生七日循环的概念(知识点)《剥卦》传世名句赏析,估计也是由星象学得到的启示,如同月、年一样。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考证资料,说明我们的七日循环周期具体是指什么。
彖辞中的“刚反”,就像是疲累不堪的人经过休息,力量就会重新产生一样,并随着时间流逝而周期性逐步增长,这好像是天地给予人们循环不绝的机会。人们应该以此启示,反复修养自身,优化观念和规范,推动社会不断地发展前进。
有人用卦变周期来解释“七日来复”,说重卦一个有六个爻,初爻到上爻,再返回初爻,刚好是七个位数。我们知道卦变的周期是十二,古人用来代表十二个月,这样数爻数的的解释,明显有凑数之嫌,而且无法说明“天行”到底是什么意思。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译文】
《象传》说:震卦在下为雷,坤卦在上为地,雷在地的底下开始酝酿,这就是《复卦》的取象。先王由此领悟到,一元复始是一年的开始,为了涵养阳气迎接天道回归,把这一天定为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这一天关闭城门,商人旅客都不能够走动,君王也不去边境视察。
【注释】
象辞用太阳的寒暑变化来解释“复”,《复卦》代表的是夏历十一月,在周朝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至日”就是现在所说的冬至日,为新年的第一天。从天文学角度看,冬至这一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漫长的一日。
冬至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中国古人却认为它是“一阳生”。在最欢乐的时候给你警示(参看《豫卦》),在最黑暗的时候给你希望(参看《明夷卦》),在最寒冷的时候给你温暖(《复卦》),在最酷热的时候给你清凉(参看《遁卦》),在最光耀的时候告诫你要担当(参看《大有卦》),在最强大的时候提醒你要收敛(参看《大畜卦》),这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智慧。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从历法来的,并根据气候变化对人类的活动提出警示和告知。“至”字的本义,就是回家躺在床上休息。古人认为至日应该停止一切社会活动,休养生息,帮助阳气恢复,以利于迎接新的生活周期。西方在新年进行狂欢庆祝,在这一点上,中西方是迥然不同的做法。
初九 不远复,无祇(qí)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译文】
初九。偏离正道的距离不大,就能够自觉返回,没有偏离到有大问题而懊恼的程度,自始至终吉祥。
《象传》说:偏离正道距离不大就能够自觉返回,还是有机会来完善自己缺陷的啊。
【注释】
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立即加以改正遁卦第一爻启示,这是善莫大焉。
古人所谓“修身”就是努力改正和弥补自己的行为、性格、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错误和不足。儒家学者将本爻当做“修身”的启示,显然,在儒家看来,君子的修身是反复不断进行的事情,能够这样做是非常可贵的。
祇,古代称地神;这里指很大的。
六二 休复,吉。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译文】
六二。像炎热的旷野找到阴凉一样返回正道,吉祥。
《象传》说:像炎热的旷野找到阴凉一样返回正道(知识点)《剥卦》传世名句赏析,向百姓广泛施予恩德的行为也应该是这样的啊。
【注释】
“休复”,强调高度的自觉性,这种高度的自觉性,是由根植于内心的“仁”的思想所决定的。“仁者不忧”,是说有平等博爱思想的人,看到应该做的事情,不会思前想后迟疑不决。
六三 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译文】
六三。未经深思熟虑行动,又返回正道,有危险,但没有罪责。
《象传》说:未经深思熟虑行动是有危险的,但是毕竟是回到正道,理应没有罪责啊。
【注释】
频,从步从页,步是行动,页是头脑,头脑听从于脚步,比喻未经深思熟虑的行为。频字的引申义有动词接近、并列,形容词重复、危急,副词屡次等。
未经深思熟虑的行动往往是指经验主义的行为。经验主义是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好学”是怎么和“不迁怒,不贰过”联系起来的呢?学,是指系统理论性研究;好学,是理论修养很高深,看问题达到了形而上的高度。理论修养高深,就不会犯孤立、静止、片面的经验主义错误,经验主义是形而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六四 中行独复。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译文】
六四。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则,自己孤立主动地返回正道。
《象传》说: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则自己孤立主动地返回正道,这是为了遵照自己人生信念去做的啊。
【注释】
做事情公正而无偏私国易堂,发现错误不需要别人指出就自觉改正,这是符合人生正途的做法。
《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孔子说:“找不到行为完全符合人生正途的人而结交,一定要找结交者的话,就找狂狷的人好了。狂的人不顾一切地向目标前行,狷的人不屑做任何不符合道义的事情。”)中行者,既不失去人生目标,也不会不顾一切。
六五 敦复,无悔。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译文】
六五。能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地返回正道,没有懊恼。
《象传》说:能够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地返回正道,没有懊恼,是因为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则,所以能够自己省察自己啊。
【注释】
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这就是儒家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能够做到这样,不仅是面对众人时公正无偏私,而且是面对人与我之间时,也会做到公正无偏私。恕道,是可以终身秉持的人生信条,因为它不分主体,不计时空。
上六 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译文】
上六。失去了辨别能力而不能回复正道,有灾祸。会获得外患内忧。这样的将军指挥军队作战,结果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失利;这样的大臣辅政,国家就会有灾祸;这样的君王会疏懒懈怠,国力衰微,十年都无力讨伐不义的邦国。
《象传》说:失去了辨别能力而不能回复正道的灾祸,是违背了领导者必须认识清醒、信念坚定的原则啊。
【注释】
没有判断是非的能力,就不知道错在哪里;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会迷途知返。这样做事难免有内忧外患。将军如果这样,会一败涂地;大臣如果这样辅政治国,国家就危险了;君主如果这样,必然是疏懒怠政,导致常年不能够有效地管理所属的邦国。
(关注ID:)
本公众号的文章皆为原创,欢迎阅读、分享、转载。如需引用文中观点,需经原作者书面许可。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