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
时间:作者:周易知识库
|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
“一个阅读诗歌的人要比不读诗歌的人更难被战胜。读诗的人,生命一定比不读诗的人要靠幸福更近一点。”诗人呢,他是“语言的提纯者”,把世俗变得明亮。
近体诗也应该是其中的部分,靠近幸福与坚硬。
作诗是王乃钦的生活常态。关于读书、人生、世界,俯拾即是。《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不过十之一二。历代碑帖、历代书家,王乃钦将他们召集起来,言说,咏叹,况味,抒怀。翻越了千百年,它们再次来到读者眼前,步履跚跚,平平仄仄平。《论书绝句》成熟,简练,偶尔也尖锐,包含着智慧的偏见。
读书写字也是王乃钦的生活习惯,反复,纯挚。现在,他以书作体现诗词,将诗词融进书作,如此相映成趣,好不雅致。所以,我们本栏的全名叫《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这是第七期。
毛姆说,每个人都应该时刻培养自己的偏见。读完文章,期待留下有意思的偏见。(果然/文)
* 往期《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请点击文末链接
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
第七期
----------------------------------------------
48 刘墉
累代为官海岱门,清刚峻厉转温敦。
裹针棉里藏风骨,瀛洲翰墨足高浑。
旧作论书诗《刘墉》,乾隆二十年年底,乾隆帝召见刘墉并赐教,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之句。丙申仲夏,王乃钦。
刘墉(1719-1805)
字崇如,号石庵、青原、日观峰道人等。山东诸城人。他诞于书香门第,长于显宦之家。他的祖父刘棨是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是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刘墉于乾隆十六年(32岁)中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谥文清,人亦称刘文清。刘墉是清朝乾嘉时期的政治家,还是著名书法家和诗人。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与同时期的吸取金石碑版营养的翁方纲以及颇具古朴多姿的成亲王、铁保合称“翁刘成铁”四家,与稍后受汉学影响,追踪汉魏六朝,突破“馆阁体”束缚呈现书法新貌的金农、郑燮等相应,起承前启后作用。清人推许刘墉“集帖学之大成”,宽博静穆的风格已成为后代书人向往的典型。
刘墉《行书轴》,上海博物馆藏
刘墉《节临颜真卿送刘太冲序帖立轴》,山东省博物馆藏
49 梁同书
天生颖异性情真,衣帽终身未见新。
骨劲貌丰书味厚,从容洒脱更堪珍。
《梁同书》,丁酉年荔月,王乃钦。
梁同书(1723-1815)
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石翁,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其父是大学士梁诗正。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官侍讲。著有《频罗庵遗集》。
梁同书家学渊源。他自幼接触书法,12岁时即能书写擘窠大字。初学颜真卿、柳公权,中年以后又取法米芾,70岁以后融汇贯通丙申年仲夏,纯任自然。他习书60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梁同书工于楷、行书,到晚年犹能写蝇头小楷,其书大字结体紧严,小楷秀逸,尤为精到。与刘墉、翁方纲、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
其论书曾说:“笔要软,软则遒;笔要长,长则灵,笔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又说:“字要有气,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有势。”行书《董其昌语》系羊毫软笔书写,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
梁同书《行书声华气味七言联》,淮安市博物馆藏
梁同书《行书节录张燕国东山记轴》,上海博物馆藏
50 王文治
秀逸萧疏赵董姿,秋娘傅粉亦清奇。
好奇负气天资妙,碌碌时人那得知。
旧作论书诗《王文治》,王乃钦并书。
王文治(1730-1802)
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诗有唐人风范,书学米、董、后法二王,得力李北海,喜用淡墨,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与喜用浓墨的刘墉成鲜明对照,其书名与刘墉齐。与姚鼐交往甚密。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王文治一生以书法称名于世。据王昶《湖海诗传》称:“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钱泳《履园丛话》载:“太守工书法,其书亦天然秀发,得松雪、华亭用笔。至老年则全学张即之,未免流入轻佻一路。”其书结构紧密而内敛,墨色以淡为主。用笔转少折多|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以折为主,显得果断有致,干净利落。瘦硬的笔画略带圆转之意,既妩媚动人,又俊爽豪逸,风神萧散,笔端毫尖处处流露出才情和清秀的特色。
王文治《无江乃邦十言联》,常州博物馆藏
王文治《待月之作》,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1 翁方纲
静朴端方翁北平,循规蹈矩不精明。
沉酣浓厚主圆润,未创新声只守成。
《翁方纲》,丁酉年夏日,王乃钦。
翁方纲(1733-1818)
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年得到苏轼书《天际乌云帖》,因此又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编修。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官至内阁学士。精通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书法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擅长正楷与隶书。行草学习米芾、董其昌,飘逸跌宕,气清韵通。论诗创“肌理说”,著有《粤东金石略》、《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诗文集》等。
翁方纲学识广博,对颜书、欧书和唐人写经、汉隶都下过很大的功夫。他的书法讲究无一笔无出处,而自己的东西却很少。行书是典型的传统帖学风格。连贯柔和,不急不躁,循规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风范。作品中温润丰厚浓墨与纤细的游丝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运笔用墨过程中,由浓渐淡、由粗渐细的过渡缓冲。因此,浓淡、粗细、行止极有节奏感。但他的书法囿于传统,创新不够,因此艺术水平并不是很高。
翁方纲《行书七绝诗轴》, 上海博物馆藏
翁方纲《隶书池上竹间七言联》,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52 钱沣
躬守清贫履蹈严,立朝正色节清廉。
端庄厚实凛然态,傲岸有神人不嫌。
自书论书一首《钱沣》,丁酉仲夏,王乃钦。
钱沣(1740-1795)
字东注,又字约甫,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史稿》中赞他“以直声震海内”,是清朝著名的清官。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江南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钱沣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大楷临摹《颜氏家庙碑》、《告身墨》、《中兴颂》、《麻姑仙坛记》、《东方画像赞》;行草从颜真卿《争座位稿》、《祭侄文》、《十二意》入手,晚年以颜为本,参以欧、褚笔法,行笔颇为沉着痛快,亦有八面出锋之势,苍劲雄健,耐人寻味;小楷则博采众家之长,习过王羲之、王献之、钟绍京等历代书家的精品。晚年还得益于褚遂良、米芾书法的精髓。钱书小楷刚健婀娜;大楷笔力遒劲丙申年仲夏,力透纸背;行书、草书风神独绝,包世臣《艺舟双楫·国朝书评》列其行书为“佳上品”。他学习古人而迈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后之学颜者,往往以他为宗,如清末何绍基、翁同龢;近代谭延闿、谭泽闿兄弟等都是学钱沣而卓然成家者。钱沣又擅画马,神俊形肖,世争宝之。其诗文苍郁劲厚,正气盈然,著有《南园先生遗集》。
钱沣《楷书节录水经注轴》,云南省博物馆藏
钱沣《行书节录世说新语轴》, 贵州省博物馆藏
53 邓石如
完白山人篆隶精,端庄洒脱貌丰盈。
性如顽石笔如铁,本色布衣心自清。
旧作论书诗《邓石如》,时惟丙申年荔月于泉州,六柳斋主王乃钦。
邓石如(1743-1805)
安徽怀宁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邓派篆刻创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庆帝讳,遂以字行,后更字顽伯,因居皖公山下,又号笈游道人、完白山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镠家八年,尽摹所藏秦汉以来金石善本。遂工四体书,尤长于篆书,以秦李斯、唐李阳冰为宗,稍参隶意,称为神品。性廉介,以顽石自况,遍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其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筯篆的樊篱,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他的楷书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他的行草书比较而言,不如篆隶功力深厚,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列其篆、隶书为“神品”,称其“四体皆精,国朝第一”。
邓石如 《篆书六屏》
54 伊秉绶
均匀平直似寻常,粗木搭房难掂量。
郁勃沉雄藏浩气,精微高旷耐端详。
自书论书诗《伊秉绶》,王乃钦。
伊秉绶(1754-1815)
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汀州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清嘉庆四年(1799)任惠州知府,嘉庆十年(1805)任扬州太守。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芜城怀旧录》誉之:“扬州太守代有名贤,清乾嘉时,汀州伊墨卿太守为最著,风流文采,惠政及民,与欧阳永叔、苏东坡先后媲美,乡人士称道不衰,奉祀之贤祠载酒堂。”
伊秉绶出生于书香门第,喜绘画,工四体,其行楷有颜真卿之神韵,博采广收,兼师百家,自抒己意,为时人瞩目。其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的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伊秉绶的隶书从汉碑中摄取神理,自开面目。用笔劲健沉着,结体充实宽博,气势雄浑,格调高雅。伊氏自己总结为:“方正、奇肆、姿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于腕下……”。其所作楹联、匾额,从行款到结体,极富疏密聚散之变化,于遒劲中别具姿媚,个性鲜明,横平竖直。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章法极有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谨的装饰美感,且梁章钜对之有“愈大愈壮”之评。
伊秉绶《隶书“花屿读书堂”五字横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5 吴让之
吴带当风美誉闻,让翁妙笔气氤氲。
终生潦倒无纤曼,潇洒淋漓不合群。
论书一首《吴让之》,丁酉荔月,王乃钦。
吴熙载(1799-1870)
原名廷飏,字熙载,后以字行,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篆刻家、书法家。包世臣的入室弟子。善书画,尤精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又综合自己的学识,发展完善了 “邓派”篆刻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昌硕评曰:“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一生清贫,著有《通鉴地理今释稿》。
吴让之诸体皆擅,而篆隶功力尤深,特别是他的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人所重。在篆法上,吴让之师法邓石如及汉篆法,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精华,故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咄出新意”之态。包世臣对吴让之也有直接影响,他继承了包氏衣钵,恪守师法而自成面目,给人以清澹甜润之感。所书小篆《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宋武帝与臧焘敕》、《三乐三忧帖》等,用笔浑融清健,篆法方圆互参,体势展蹙修长,有“吴带当风”之妙。吴让之隶书结体,中心紧敛而肢体舒展,颇富古意,被誉为清初以来篆隶书体创新者之一。其行书动势显著,生发了流动、通畅之气,单字虽隔,然意气绵延不断;楷书苍厚郁茂,俊逸爽劲,并掺有北碑意韵,一扫“馆阁体”纤弱之风。
吴熙载《篆书吴均》(局部)
55 何绍基
东洲居士笔如神,真草篆分圆活新。
重骨轻姿多磅薄,有清一代更无人。
旧作论书诗《何绍基》,丙申仲夏,王乃钦。
何绍基(1799-1873)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人书法家兼诗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丙申年仲夏,晚号蝯叟,一作猿臂翁,因其执笔悬肘,若开劲弩,故取李广猿臂弯弓之义。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国史馆总纂,历充广东乡试考官、提督,视学浙江,擢四川学政,后被罢官。晚年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苏州扬州诸书院|王乃钦书自作论书绝句一百首,提携后进颇多,博涉群书,于六经子史,皆有论述。著有《东洲草堂金石跋》、《东洲草堂诗钞》。
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初习颜,中年博习南北朝书,笔法刚健,此期作品传世甚少。后致力分隶,汉魏名刻,无不深研熟密闭,临摹多至百本。偶为小篆,不顾及俗敷形,必以顿挫出之,宁拙毋巧。暮年眼疾,作书以意为之,笔轻墨燥,不若中年之沉着俊爽,每有笔未至而意到之妙。年尊望重,求书反多,故晚年作品传世较多。尤以篆隶法写兰蕙竹石,寥寥数笔,金石书卷之气盎然。何氏博学多才,尤工于诗。但他的诗名为书名所掩,晚年与黄道让、王先谦、王闿运等人相唱和,成为长沙诗坛雅韵之一章。
何绍基《行书录李之仪跋语轴》,常州博物馆藏
诗书名家 王乃钦
1947年生,号六柳斋主,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桥人氏。1966年毕业于惠南中学,198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沧浪书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学术顾问,国立华侨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委。书法作品曾两次蝉联全国书法大奖赛一等奖。
长期从事格律诗词创作,著有《王乃钦诗书作品集》(两部)、《王乃钦诗笺》、《王乃钦楹联书法作品集》。
链接·王乃钦论书诗
第一期:《三公山碑》、《石门颂》、张芝、钟繇、王羲之、《兰亭序》、王献之、智永
第二期:欧阳询、虞世南、陆柬之、褚遂良、孙过庭、薛稷、张旭
第三期:李邕、颜真卿、张怀瓘、李阳冰、颜真卿、《祭侄文稿》、柳公权、杨凝式
第四期:蔡襄、苏轼、《黄州寒食帖》、黄庭坚、米芾、鲜于枢、赵孟頫、宋克
第五期: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王宠
第六期: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璐、傅山、八大山人、金农、张照、郑板桥
未完待续...
由创新国学专业的命理易学平台。